王一君代表带着6件建议去参会
2020-05-21 09:17:12 作者:
字号:   打印

□记者 于春林
  淄博新闻网讯 随着全国两会日期的临近,全国人大代表、陶瓷大师王一君很忙,他忙着调研,忙着撰写建议,要把群众的建议和呼声带到全国两会上。
  5月20日,记者给王一君打电话,他告诉记者,他已经来到济南,下午统一乘专列进京。今年又带去了6件建议。
  这不,《人民日报》在2020年5月10日2版专门在《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专栏,刊发了人民日报记者写的《王一君代表——一心让赤泥变废为宝》文章,并加了记者手记:就要为群众解难题。
  “去年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王一君提了5项建议,其中关于加快赤泥综合利用的建议备受关注。一年来,如何让赤泥变废为宝,王一君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人民日报在记者手记中说,王一君常说,“人大代表,要为群众尽心履职”。倘若搞一些与陶瓷艺术相关的调研,对于他来说,应该是轻车熟路、驾轻就熟。但他却偏偏去调研赤泥这个很难解决的污染性废渣问题。“千难万难,总要有人解决。”王一君说,人大代表就应该关注解决这样的难题。人大代表就是一座桥梁,只有把群众的难题解决了,才能把党和人民真正连接在一起。
  今年,王一君又带去了6件建议,《关于进一步推动赤泥综合利用产业化的建议》、《关于退役军人服役期间驾龄问题的建议》、《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助力更多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建议》、《进一步加强齐文化传承创新利用的建议》、《关于支持民办教育培训走区块链式集约化发展之路的建议》、《关于支持区块链式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的建议》,建议包含了固废综合利用、社会民生、农业养殖业、文化产业、教育、物流等方面。
  去年两会结束后,王一君继续“杠”上赤泥:到排放赤泥的企业调研,到赤泥山周边向群众了解情况,到处理赤泥的企业考察。调研中,王一君了解到,我国作为全球氧化铝第一生产大国,我国赤泥累计堆放量超过11亿吨。如何处置日益增多的赤泥?而淄博天之润公司经过千百次实验,2018年初一举攻破赤泥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产业化综合利用这一世界性难题,目前生产出了赤泥海绵砖、赤泥砂石、赤泥陶粒,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
  对赤泥固废综合利用加快产业化的建议,王一君已经有了深刻的思考,从政策、环保、路径、效益、措施、央企、政府采购等方面,提出了比较有实操性的建议,有望把“淄博治理赤泥经验”推向全国。

        责任编辑 夏侯宏颖
  •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 聚焦
  • 时政
  • 国内
  • 国际
淄博现阶段极具经济增值潜力的新一线湖区。 健康宜居 湖居引领生态价值高地 淄博人的湖居情结,还来源于
公益广告被称为“社会文明的旗帜,国家理想的标杆”,它传递正能量,引领社会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关于本站 | 媒体合作 | 广告刊登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长统计
鲁ICP备 05024485 号 淄博报业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