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这份齐帮办清单,办到了老百姓心坎上
2025-04-26 10:48:26
字号:   打印


□评论员 伊茂林


文明乡风是滋润人心的清泉,是凝聚力量的纽带。4月23日,淄博推出“陶风淄韵·乡村好景”文明乡风建设工作方案,同时发布“文明乡风一件事”齐帮办工作清单,无疑是乡村振兴战略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一次生动实践,是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突出问题综合整治的一剂良方,为乡村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从内容来看,“文明乡风一件事”齐帮办工作清单涵盖了引领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孝老爱亲、崇德向善、优良家风、和美家园、文明崇礼等7项内容。这些内容精准聚焦文明乡风建设的关键领域,既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又贴合基层社会治理的实际需求。喜事新办、白事简办,有助于破除乡村中长期存在的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减轻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与精神压力,让乡村社会风气更加清新;孝老爱亲、崇德向善、优良家风的倡导,则是从家庭伦理、道德修养等层面入手,夯实文明乡风建设的道德根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育文明有礼、和谐友善的乡村人际关系;和美家园、文明崇礼的内容设置,着眼于乡村公共空间与社会秩序的优化,推动乡村环境美化、秩序井然,让乡村不仅是农民群众的居住之所,更是文明和谐的精神家园。

更为关键的是,该清单不仅明确了工作内容,还详细列出了操作规范及各相关主体[包括居民、村党支部书记及“两委”组织、红白理事会、村道德评议会、村老年协会和文明实践中心(所)等]的具体职责。这种职责的细化分工,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文明乡风建设责任体系,确保“文明乡风一件事”齐帮办工作能够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居民作为文明乡风建设的主体,其参与度和积极性的调动至关重要;村党支部书记及“两委”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核心力量,能够发挥引领与协调作用,推动各项文明建设举措落地生根;红白理事会、村道德评议会、村老年协会等基层自治组织,则凭借其贴近群众、熟悉民情的优势,能够有效开展移风易俗、道德评议等工作,激发文明乡风建设的内生动力;文明实践中心(所)则为文明乡风建设提供了平台和资源支持,促进文明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各主体协同发力,形成了一张紧密的乡村文明建设网络,为乡村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文明乡风一件事”齐帮办工作清单的发布,是淄博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乡村文化建设路径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文化的振兴、文明的振兴。乡村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它关乎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文明乡风一件事”齐帮办工作清单的发布,有助于打造具有淄博地域文化特色的文明乡风品牌,提升淄博乡村的文明形象与文化软实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文化活力,推动乡村文明的繁荣与发展。“文明乡风一件事”齐帮办工作清单的发布实施,是淄博在乡村文明建设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它以清晰的思路、明确的目标、科学的分工,为乡村文明建设明确了方向、提供了路径。我们期待这一举措能够在淄博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增添绚丽的文明底色,绘就一幅乡村文明与经济发展、生态宜居相得益彰的美丽画卷。


        编辑:孙鹏
        审核:刘峻峰
关于本站 | 媒体合作 | 广告刊登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长统计
鲁ICP备05024485号-11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