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
2023-09-14 08:27:29
字号:   打印

◆ 邵波

由淄川聊斋城向西,越过孝妇河出西关,有一条七星河,河水尽头处有山,名曰“奂山”。有说奂山古称“焕山”,海拔 236米,是般阳古城西面的观敌台,山顶有烽火台,夜晚观之金光灿灿,遂称为“焕山”。此外还有另一种说法:传说泰山奶奶回家路过此处,累了曾坐在这座山下换鞋。后来民众在她换鞋的地方修建了碧霞祠,这座山由此称为“换山”,后简化成“奂山”。

站在奂山山顶向东看,正与老黉山对望,两山中间的淄川全城尽收眼底。向西看,山下是范阳河,远处可看到邹平的白云山。从西北向的明山、杏山、奂山、南山、双山、凤凰山、马莲山、禹王山,其实是一脉山,这一溜月牙形的山,古时统称为奂山。每个山顶都有烽火台,在古代这是最行之有效的“土电报”报警方式。

般阳古城有五山分布在四面。南面有昆山、禹王山,中间有杜坡山,东面有老黉山,西面有奂山。五座山互为犄角,庇佑着淄川。

淄川八景原没有奂山,后来因为“禅林峻塔”一景禅倒塔毁,所以添补了奂山这一景。《淄川县志》载,明嘉靖二十一年,淄川县令张其协偕属僚登山看到了山市,这是奂山山市最早的记录。《聊斋志异》卷六,第十六个故事《山市》第二次记录了这个人间奇景。

我在奂山下居住,从家里步行半小时就可登顶。44年间无数次地站在山顶,都没有看到此奇景,很是遗憾。

2023年8月20日,周末回家探母,得闲登山。阵雨过后,太阳时隐时现。我从东北角上山,车停在“奂山寺庙遗址”石碑处。想去山顶看看烽火台的遗址,拍个照片让大家认认。因为我看到有外地朋友写的文章,将山顶用石块围起来的焚烧钱粮的痕迹说成是烽火台遗址,其实那是每年三月十五奂山庙会烧纸的围炉。一番披荆斩棘,终于登上山顶,却发现草木茂盛完全遮盖了山顶,根本没法拍照。看来只能冬季来拍了。这里先通过文字告诉大家,上山后首先看到的那面墙,是前殿遗址,紧接着向北那个大乌龟(玄武),是正殿,再往后在最高处才是烽火台,现在只能看到一堆碎石,轮廓是长方形的。我小时候坐在烽火台遗址上远眺,也禁不住生出“登奂山而小淄川”的感慨来!

在山顶转头看向文昌湖,水波粼粼,度假区里文昌阁孔子像清晰可见。忽雾起,云端现出一座城来——那是一个刚建好的高层小区,楼后汽车穿梭,高楼上窗户外有人在安装空调!我惊呼,赶忙掏手机,头也不敢低,生怕错过这千年不遇的奇异景象。不想慌乱中手机掉落草丛,赶紧剥开荆棘捡回手机,擦拭掉露水打开相机,再抬头,云已吹散隐于天边。这前后不过五六秒!没能拍下来实在可惜!遗憾之余,也确信这山市之说是真的。

下山向北,有一沟名“龙泉沟”,外地人听音以为是“柳泉沟”。再向北有个小龙口村,看来与龙的传说有关。沟底有泉,是奂山寺庙的和尚在此打水,所以叫“和尚泉”。水质很好,是出豆腐的好水,现在附近还有人开车来拉水喝。

碧霞祠本来是道家的,这泉却又叫“和尚泉”,中华文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融合,儒释道精神无处不在,也无法简单地说奂山寺庙是道家还是佛家的了。

游完聊斋城的朋友们,不妨来看看奂山,或许有缘见到山市奇景!


        编辑:王磊
        二审:王磊
        终审:李海容
关于本站 | 媒体合作 | 广告刊登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长统计
鲁ICP备05024485号-11 淄博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