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群众富,富在生活品质高
2022-11-29 08:26:12
字号:   打印

□淄博日报特约评论员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生活品质,关键就是要物质更富足、精神更富有。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要求,不断夯实群众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不断满足群众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美好,符合中央决策部署,顺应群众期待期盼。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前,淄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不仅期盼物质富足,而且向往精神富有,关注的领域更广、要求的品质更高。推进“群众富”,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才能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富口袋”,就要聚焦群众需求,在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上下功夫,不断夯实群众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抓好就业增收这个“牛鼻子”,把就业作为最基本的民生,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让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切实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家底厚起来;织密兜底保障这张“幸福网”,加大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急难救助力度,不断提升商业保险覆盖面,构建形成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确保社会保障兜得住、兜得好;办好急难愁盼这些“关键事”,加快建设全域共同富裕先行城市,推动民生资源由紧平衡向优供给转变,不断满足人民对更优教育、更好医疗、更美环境等方面的期盼,让群众生活更舒心、更顺心、更开心。

“富脑袋”,就要聚焦凝心聚力,在心灵归属、文化认同、情感寄托上下功夫,不断满足群众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必须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切实筑牢全社会理想信念根基;必须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充分展现淄博人民的风貌风采、风格风尚,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必须立足齐文化发祥地独特优势,深入推进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布局多样化、优质化、普惠化的群众休闲娱乐新业态,全面提升城市文化气息,让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忧为忧、以百姓乐为乐,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接着一件抓,一年接着一年干,把梦想照进现实,让群众充分享受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和煦春风。


        编辑:王磊
关于本站 | 媒体合作 | 广告刊登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长统计
鲁ICP备05024485号-11 淄博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