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如对月 佳书胜观花
——王培伟先生的人与书
古人云:同门为朋,同志为友。 由此看来,真正的朋友是不易得的。所以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当然,由于生活境况不同,性志才学各异,朋友也多姿多彩,分门别类。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渐行渐远、貌合神离;有的则一见如故、常见常新。
在淄博的书法圈,可谓高手如林,英才辈出。早在习书之初,便有一批令我仰慕的名字,而我所关注的多是与我同龄的同道。培伟兄略长于我,加之书法成绩突出,便引起了我的注意,当然更多的是以学习的角度予以关注的。由于我本身性格内向,即使对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也只是在一旁谨慎远观,不轻易近之,常常给自己找一个文雅的理由就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随着书法活动的开展,学习交流的亲密,我终于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地认识了培伟兄,算得上是一见如故,常见常新的朋友。 曹植的《洛神赋》云:“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亦可用来比拟我对培伟的感受。
在我看来,培伟兄为人“真”,为艺“诚”,育人“广”,确为淄博中青年的中坚。 本真做人。培伟兄原在一制药厂上班,多固定时间,少自由空间。由于酷爱书法,时常辗转反侧,梦绕魂牵,终于决心辞去工作,全副身心地与书法为伴。这使我想起了晋人“张翰思鲈”的故事,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遂舍官爵命驾而归。为了人生适意,不受名利羁绊,仅此,便颇具魏晋本真风度。
培伟兄对待同道、朋友皆真诚相待,不媚上,不欺下;尤其是对作品的评价,追求纯粹的书法品评之风。坚守“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一切以艺术标准为本,求实求真,毫无保留。一次雅集之际,众人谈及当下各界名人有染指翰墨之事,并拍价不菲。实则多为“任笔为体,聚墨成形”之举,竟有人作艳羡恭维之态。培伟兄则严肃阐明:作为专业从事书法者,当明是非、做表率,引导大众审美,抵制江湖作派,净化书坛风气,绝不能为伪书法张目!言之凿凿,铿锵有力,语惊四座,辞气不可夺。令人侧目,使人敬服,其本真性情,可见一斑。在自己的导师班带学生,也力求让学员了解真正的书法艺术,用自己的眼光作出判断分析,而不是看名头、重身份,学员也随之弃虚荣与浮躁,守本真与笃行,作字做人,一路偕行。 培伟兄主持青年书协工作,对于优秀后生,便积极推荐提携;发现笔墨有暇,也是直言不讳,一切皆从本心,无须雕琢粉饰。
虔诚为艺。培伟兄因为喜欢写字,在单位上班时已是文艺人才。后来在淄博中青年实力派名家李春雷先生的悉心教导下,才真正登堂入室,见识了书法的博大精深,坚定了对书法的执着追求。自入展八届中青展以后,他并没有满足中书协会员的身份,而是北上进京,继续深造,在胡抗美、曾翔书法工作室求学,开启了书法的第二次飞跃。 培伟兄的书法特点可用“尽精微,致广大”来概括。所谓“尽精微”,从字体上来讲,不仅能使大草挥洒自如,又可以写细致入微的小楷;从笔法上来说,既能表现扛鼎之力,显示大气磅礴之态,又能注意到每一笔画的起止回收,毫发毕现。所谓“致广大”,就是可以涉及书法的各类字体,篆隶楷行草都深入探究,而不是浅层次的涉猎。取法从北碑到南帖,从简牍到帛书,从东晋到明清,从庙堂到残纸,皆有浸染。尤其是大幅草书,纵横捭阖,收放自如,气象博大;而笔法又下必有由,拒绝荒率。其实在总体风格上,各体之间是融会贯通的,基本的艺术语言是一致的。即在舍弃俗媚的基础上展现出生涩稚拙的一面,而底线是不流于俗野,始终保持雅的格调。在书法学习创作中,培伟兄一直践行真草互补的路子,孙过庭说“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确为的论。每当欣赏培伟兄的作品,字里行间透露着“潇洒流落,翰逸神飞”的气息。杨雄谓“书为心画”,见培伟兄之书如见其人,常见常新,亲切备至。
精心育才。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培伟兄由于书法水平高,成绩突出,被推举为淄博市青年书协主席、市书协副主席兼任创作评审委员会主任。鉴于此,社会各界书法爱好者常拜于门庭,以求得指教,每每于此,培伟兄都能认真指点,授人以渔。在书协组织展览比赛的同时,又召集书协实力派高手组成导师团队,每月固定时间组织书法沙龙。临帖、创作、指导、示范,一遍遍修改,一次次提升,大有青云直上之势。遂一时间,书法爱好者纷纷云集响应,风生水起,热闹非常。为了转益多师,我的不少学生也追随培伟兄在沙龙活动中学习,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技艺。同道相聚于此,相互交流,吐露真诚,以书为缘,终成朋友。 为了使有一定书法水平的书友突破瓶颈,更上层楼,培伟兄又成立了导师班,亲自限额带学生。教学计划严谨,内容丰富,精心辅导,因材施教。从篆书到隶书,从楷书到行草,从技法到理论,从临帖到创作,都系统讲授,一年的学时,四季的收获,丰富了笔墨,领略了风光。结业后的书法展全方位呈现了学员书法的进步和认识的提升,很多学员由此叩启了书法艺术之门,奔堂奥而去…… 每每从微信上见到书法活动中那一张张兴奋的脸庞和一幅幅精彩的习作,惊喜中都会看到培伟兄那专注的身影。也许大家的进步就是他最大的欣慰,所以才不忘初心,乐此不疲。 培伟兄把自己的工作室取名“为笃堂”,便是其言行志向的写照,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之后,最重要的即是“笃行”,践行“知行合一”,培伟兄可当之。 好友如对月,佳书胜观花。得益友如此,便时时有如坐春风之感,我很欣慰。 相见亦无事,不来常忆君。 真正的朋友,如是而已。 (岁在丁酉暮春之初 刘慧龙于墨茗斋)
王培伟艺术简介
王培伟 1969年生于山东莱西,斋号为笃堂。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
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淄博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淄博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
淄博市青联委员
中国国家画院胡抗美、曾翔工作室成员。
作品入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八届中青展,山东省第三届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行书展,第六、七回世界书法艺术大展,荣获山东省第六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三等奖,淄博市第三届书法篆刻大展一等奖,第三届淄博市文学艺术奖等。
- 相关新闻
- 看淄企如何积极主动布局多元化国际市场
- 华光国瓷发布“观己主人杯”
- 弘扬劳动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 以劳动之名,铸淄博城市丰碑
- 党建共建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 淄博市交通部门多措并举护航“五一”假期出行
- 淄博7种非遗美食上榜省级名单
- 淄博市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
- 让电费账单“瘦身”
- 劳动铸就梦想 奋斗书写华章
-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 承压求稳 稳中求进 进而求好 努力实现“时间
- 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座谈会
- 提振信心 守牢底线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
- 市领导调研节假日文旅市场及重点文旅项目
-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聚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为交通强国山
- 淄博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召
- “跟着演出游淄博”暨开心麻花国内首部旅游演艺
- 省政协调研组来淄博市调研